宁夏保险行业协会网

保险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11 16:11:00 来源:   作者:

 

太平洋寿险宁夏分公司   吕晓鹏

保险作为朝阳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经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行业提质增效。开展保险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将解决因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经营与管理人才队伍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而制约保险业发展的问题。本文就开展保险专业硕士教育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开展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性

开展保险硕士教育满足社会需求。当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不断扩展,面临的风险也日益增加。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人类的风险管理技术也快速发展,从传统的预防、抑制、转移技术发展到现在借助数学工具量化风险、评估风险,并应用于保险行业。这些新的变化使保险领域对高技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开展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能够很好的满足此类人才的社会需求。

    开展保险硕士教育满足市场需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金融投资一体化、人口老龄化以及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保险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传统保险业务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可保风险的范围不断被突破,新的保险业务也随着新保险标的的出现不断发展。保险产品的购买者无论从消费观念、购买力、风险意识以及对产品的鉴别分析能力都有所提高,保险行业的竞争也正在加剧,保险销售的难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保险人才数量的缺乏和整体质量较低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保险从业人员的数量不断地增多,但保险专业素养不高、服务工作不到位,影响保险公司的企业形象甚至影响保险行业的整体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从业人员就必须了解和掌握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保险标的更多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加强保险硕士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保险业高级人才对推动保险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保险公司是一个独立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需要具备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他们必须懂得管理的程序,掌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计划的工具和技术、员工激励理论、人际交往技巧和市场营销等管理学基础理论,同时,他们也要具备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保险硕士教育可以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能够让他们通过在保单设计、承保核赔和法律纠纷等关键环节上的研究与分析有效降低保险企业的经营风险,保证服务质量,提高保险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设立保险专业硕士学位对于完善我国保险教育体系,满足社会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有重大意义。

    二、我国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尚未摆脱学术型硕士教育模式

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同一层次,两者的培养目标一定会具有相同之处,但学术型硕士教育更偏于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专业型硕士教育则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虽然我国保险专业硕士教育已走上正轨,但是基础仍建立在传统学术型硕士的教育模式上,教育模式的转变仍然需要一段时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只有普通硕士授权单位院校才有资格申报保险专业学位授予权。也就是说,我国现有的保险专业硕士培养机构与学术硕士是无法分离的。全日制保险专业硕士的教育模式无法摆脱学术硕士固有的教育模式,造成了我国现有的保险专业硕士教育模式培养目标较为单一,所以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不强。因此,只有脱离学术性的教育模式,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建立创新型的为保险专业硕士专门制定的教育模式才能促进保险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实践能力薄弱

对于以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保险专业型硕士,专业实践十分重要,然而也是我国现行保险专业硕士教育的薄弱环节。大多数院校对全日制保险专业硕士的课程考核方式基本采用与学术型硕士无差别的考试,课堂表现与平时成绩形同虚设,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其次,实践考核主要以实习报告,实习日志考勤和实习单位意见等为标准,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实践结果。另外,目前许多实习基地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使用,甚至一些基地仅仅停留在“协议”和“挂牌”的阶段,初看一个学科的实习基地非常充足,但是真正能够有效利用的却不多,学生大多时间仍待在校园内。

    (三)专业硕士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保险专业硕士点在近年来迅速增加,却没能及时配备相应的师资力量,以致出现了有保险专业硕士点而师资不足的情况,对保险专业硕士的教育产生了阻碍。其次,现在高校的教师中,有一些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在校园中学习,毕业之后就留在学校任教,这部分教师学术研究能力很强,但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行业发展了解不够深入,在培养人才时便会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保险专业硕士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也要注意优化完善相应的教育资源。

    三、我国保险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保险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

保险专业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保险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素质方面的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从保险行业内聘请兼职或客座教授为保险专业人才授课也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的思想与保险行业的发展同步。

    (二)保险专业硕士培养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保险硕士的培养过程须突出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吸收来自保险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管理。实习基地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实习目的和效果的实现。通过项目合作、人员培训等方式实现学校与企业、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真正发挥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高校可以培养出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实务操作能力,使得学生适应保险市场需求。

    (三)保险专业硕士培养需加强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

保险公司可与高校制定联合培养人才计划,做到人才的理论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能力相结合,以满足保险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保险专业硕士教育院校应加强院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与各保险公司的联系互动,可以让保险公司的培训人员在学校开设有关方面的课程,而保险公司也可以在与院校的接触之中发现和培训人才,进行人才的提前储备。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国外的院校、公司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聘请国外的有关专家,甚至可以让国内优秀的学生到国外接受深造,从而达到引进国外先进保险理念和管理经验的目的。

保险专业硕士的培养需要不断创新,任何一个行业都是在发展与变化的,没有静止不变的。因此,要想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士,就必须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在发展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要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提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保险协会